可问题是,CBA国内球员的工资帽就600万,外援随便就能拿几百万美元。
这不是让归化球员做赔本买卖吗?
有个篮球评论员在直播里直接开喷:"篮协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?既想让人家放弃原国籍,又不想给够钱,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?"
工资问题更是个死结。现在CBA的外援,稍微有点名气的,年薪都是几百万美元起步。可要是按国内球员算,顶破天也就600万人民币。有个经纪人私下吐槽:"一个在欧洲联赛能拿200万欧的球员,你让人家来CBA拿600万人民币?这不是开玩笑吗?"俱乐部也犯难,要是按外援标准给钱,工资帽又扛不住。篮协光出政策不给补贴,这不是让俱乐部当冤大头吗?
最让俱乐部窝火的是,归化球员主要是为国家队服务的,可掏钱的却是俱乐部。国企背景的球队可能还撑得住,像上海、首钢这些财大气粗的主儿。可民营球队直接就摆烂了:"凭啥让我们出钱给国家队培养人?"有个俱乐部高管说得更直白:"篮协要是真想搞归化,就别光动嘴,拿出真金白银来!"
其实这事儿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。首先得把身份界定清楚,归化球员在CBA到底算哪头的?要是算国内球员,能不能给点特殊政策?其次得解决工资问题,要么提高国内球员工资帽,要么给归化球员特殊补贴。最重要的是得让俱乐部看到实惠,比如多给个外援名额,或者直接给财政支持。不然谁愿意干这赔本买卖?
现在各俱乐部都在观望,谁都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。篮协要是再不拿出具体方案,这归化政策恐怕真要变成一纸空文了。球迷们都在着急:"中国男篮需要归化球员,可怎么才能让俱乐部、球员、篮协三方都满意呢?"
说到底,归化不是请客吃饭,光喊口号没用。政策不完善,俱乐部没动力,球员没兴趣,这样的归化能走多远?中国篮球可经不起这么折腾。篮协要是真想把这事儿办成,就得拿出真金白银来,别总想着让俱乐部当冤大头。要不然,这归化政策迟早要变成球迷茶余饭后的笑料。
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,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,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